憂鬱症是目前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的精神疾病,它往往造成許多國家的經濟上、生產力的損失及社會問題,所以世界衛生組織非常重視這個疾病,因為往往會造成很多有形或無形的損失,其症狀包含憂鬱心情、失落、挫折感、無望感、無助感、失眠或一直睡、吃不下或暴食(無法控制的一直吃)、行屍走肉、一直哭泣、甚至無法控制情緒起伏、煩躁不安、對原本有興趣的活動興致缺缺、對一切都沒興趣、想自殺或想死、反覆的自殺或自殘、就算失敗還是持續自殺或自殘、無法專心或心不在焉、整天沒精神或疲倦感、無自信、對未來感到沒希望、對自己感到無價值感等等。
由於歲末將至,天氣漸寒,由其是台北地區在東北季風的肆虐下,常常下整天的雨,常整天看不到陽光,導致患者腦內血清素或退黑激素分泌不足,往往造成許多憂鬱症病患更為冬季時令所苦,憂鬱情形更加嚴重,在加上近年經濟狀況不好,發紅包壓力大,手頭可能很緊,尤其是年關將近須大量使用金錢時,或是沒有男女朋友一起跨年或過聖誕,或是每逢佳節倍思前愛人但又孤獨一人時,或是小孩都在國外而一個人在台灣過年或是親人不在旁邊一起過年等等情況所導致的挫折感、不安感等,更會在年終或新年來臨前加劇憂鬱症病患的病情。
關於憂鬱症的治療,一般標準治療是抗憂鬱劑,我們之前的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在經過抗憂鬱劑 6週的治療後在主管認知功能(像是理智思考、執行能力、運算能力等等)的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有增加的情形,在主管負面情緒的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則有減少的情形,這個腦部區域同質性指的就是腦部活動的一致性,象徵的是腦部功能是否能夠協調運作,所以增加的話就會強化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減弱的話則代表會弱化這些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增加就會增強原本的理智思考能力,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減少則會弱化原本的負面情緒,而且腦部區域同質性的改變也和相關臨床症狀的反應呈現有明顯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抗憂鬱劑可能造成這些患者緩解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以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目前這個成果也已發表於國外的期刊,所以憂鬱症患者不要害怕進醫院或診所,當狀況不好或失控時,藥物或心理治療都可以提供一些幫忙,所以還是與憂鬱症患者分享以下這句真訣,那就是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腦部沒煩惱"。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臟病人會得憂鬱症嗎
心臟內科 卓士傑 主治醫師(101年10月)
--------------------------------------------------------------------------------
60歲的李先生是一位長期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患者,在數月前曾有一次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雖然經治療後,身體迅速的恢復健康,追蹤後也告知心臟的功能並無大礙,但李先生總覺得自己的身體"怪怪的",覺得力不從心,生活無精打采、人生沒有希望,害怕自己的心臟病會再發作一次,雖然各種科學檢查告知沒有問題,但李先生就是覺得心臟"不舒服",最後轉介至身心科門診,才發現李先生罹患了憂鬱症。經治療後,李先生的症狀改善,
心臟的"不舒服"也獲得緩解。然而心臟病真的會導致憂鬱症嗎?
憂鬱症為冠狀動脈疾病之危險因子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2/06 18:58 謝安安 黃瑞麟 台北報導
吃番茄可以讓心情變好!根據大陸跟日本的最新研究發現,每週吃2到6次的番茄,可以降低憂鬱症發生的機率、高達四成六。如果每天吃番茄,罹患憂鬱症機率更能降低52%,到底吃番茄還有哪些好處,來看今天的生活大百科。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編寫日期:2013/03/01]
文 / 保羅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有很多人得到癌症之後,人生觀大大改變,他們公開「感謝」癌症,讓他從不健康的生活,不正常的作息,以及沒有人生目標的生命中覺醒。不過,也有不少人得到癌症之後,人生「從彩色變黑白」,不但病人,連家屬都得了憂鬱症。
最近,有一部分的心理學家認為,和癌症一樣,人人都害怕「上身」的憂鬱症也有好處;就像《躁鬱之心》(An Unquiet Mind)作者凱.傑米森(Kay R. Jamison) 坦白地以她的疾病、她的生命,以及她的聰明才智,傳達其中的歡愉和憤怒。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年 08 月 02 日 由 蔣莉蓁
導讀:產後媽媽情緒,如果陷入莫名憂鬱,絕望的感覺,產婦本身及家人可別輕忽。要對產後抑鬱症應給予重視,如果不進行治療,產後抑鬱會加重,病程也會延長。本文整理關於產後抑鬱的種種問題。讓我們一起來關心。
產後憂鬱症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蔡惠玲 2013.07.09 05:41 pm
音樂可以治療憂鬱症嗎?國軍桃園總醫院精神科醫師魯思翁表示,如果患者被診斷有憂鬱症,必須要用藥物治療,音樂治療只是輔助治療。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施以諾則表示,音樂治療有助於增加腦內嗎啡,讓心情愉快,主要用於預防醫學而非復健醫學,其療效,不會大過於藥物,若是憂鬱症患者已經到了必須使用藥物才能治療的階段,還是須要靠藥物。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吳凱琳、黃惠如,天下網路部整理
你或許工作順利、生活充實、作息正常,可是為何仍會情緒低落,覺得不快樂?
問題可能出在你意想不到的原因,《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整理新近各項心理學研究報告,歸納出在日常生活中導致情緒不快樂的隱形殺手: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中生白天過度嗜睡,容易罹患憂鬱症?美國研究發現,高中生如果白天總是想睡覺,常常昏昏欲睡,得憂鬱症風險比其他同儕增加三倍之多。
研究結果顯示,高中生白天太過嗜睡,出現強烈憂鬱症狀比例便大幅上升,參與計畫的高中生當中,有52%的人白天過度嗜睡,30%的學生憂鬱症症狀非常明顯、強烈,另有32%的學生出現部分憂鬱症症狀。
計畫主持人是美國羅伯‧伍德‧強生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穆罕默德‧希迪克(Mah-moodI.Siddique),他在聯合專業睡眠協會第24屆年會-「2010睡眠」醫學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成果。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症狀多 別忽視憂鬱症
憂鬱症就是想太多?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洪錦益說,憂鬱症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不僅是情緒症狀,而心理加上生理的「疾病」,同時伴隨的身體症狀包括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肌肉骨頭關節痠痛、頭痛、背痛、胸痛、頭暈等。 長庚醫院將身心研究團隊... 更多
聯合新聞網
失眠.身體不適罹憂鬱症機率高
一般人都會覺得憂鬱症通常是心理情緒不佳所引發的疾病,但國內有醫院研究團隊發現,有些身體症狀其實和憂鬱症也有關,包括長期疲倦、失眠、身體疼痛等等,在罹患憂鬱症的前後、這些症狀都是個警訊,不能小看! 胸悶、心悸、腸胃不適,長期下來如果都不能改善,可能就是... 更多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新曙光 磁刺激腦部療法不吃藥也有效 【5/4 20:55】
〔中央社〕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對於服藥後未見病情好轉的患者來說,「磁性治療」可能是消除憂鬱症狀的重要關鍵。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美國南卡羅來納醫學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South Carolina)研究團隊發現,頭部放上磁性裝置活化大腦部分區域的患者,比戴上相同儀器卻未含磁性裝置的患者,更可能消除憂鬱症狀。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年憂鬱就如同其他年齡層出現的憂鬱症,可透過多種面貌呈現。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湯夢彬醫師表示,從壓力事件後出現的伴隨憂鬱情緒之適應性疾患,至重度憂鬱症(強烈的無望感或罪惡感、食慾不佳、專注力下降、自殺想法或嘗試等)。老年憂鬱症被視為是常見的老年心理健康的一大殺手。
傳統憂鬱的9大症狀有:
- 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很憂鬱,且幾乎天天如此。
- 對日常活動皆失去興趣。
- 胃口不佳(體重減輕)或食慾增加(體重上升)。
- 失眠或過度睡眠。
- 精神運動激昂或遲滯。
- 疲勞或失去活力。
- 無價值感或過度的罪惡感。
- 思考力、注意力減退,或容易猶豫不決。
- 反覆地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企圖自殺等情形。
湯夢彬說明,老年憂鬱症患者,常合併記憶力減退,表現出與失智症類似的症狀,易被誤診。老人憂鬱的記憶力主要受到憂鬱症狀的影響,在憂鬱前,記憶力是正常的,憂鬱時,記憶力明顯減退,憂鬱症狀消失後記憶力又恢復正常。而老年失智的記憶力在病發前是逐漸衰退的,且不會隨著情緒變化而改善。
老年憂鬱症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但一般人總認為老年人本身應該是孤獨的、寂寞的,且應該帶有一些憂鬱症狀這是正常自然的現象,只要出去走走及旅遊一下即可舒發而無需治療。湯夢彬提醒民眾,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老年人一旦有憂鬱症狀,不論輕重,都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其生活品質,如不及早治療,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不可不慎。
(本文摘自2010.3.4優活健康網,文湯夢彬醫師 / 為恭紀念醫院 家庭醫學科)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人員認為,人類憂鬱時或感到沮喪甚至缺少適度運動時,都會產生食慾不振現象,因此他們建議,運動時不妨來個大笑,調整食慾,也改善人體心肺功能。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米勒表示,「當你笑15分鐘時,血管擴張的情形與慢跑或做有氧活動類似。」
研究:大笑增進食慾 效果等於運動
更新日期:2010/05/03 11:05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報導】規律的運動可以帶給人愉悅的心情,根據美國一份研究顯示,開懷大笑與運動之後因饑餓激素反應,都可以增進食慾,不過研究人員建議民眾不可以大笑取代運動,適度地運動與保持愉悅心情,才是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惠想著後天要開會的報告還沒頭緒準備,但是手上的待辦事項又一大堆,到底該擠出什麼時間來做?愈是睡不著,心裡的焦慮感愈重,腦中不斷浮現曾經看過的研究報告,睡眠不足不只讓人有眼袋、黑眼圈、加速老化,也會影響健康,自律神經失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多……。
專題報導-一半的台灣人很焦慮
感覺心情浮躁、易疲倦及做事不專心等現象
又是翻轉難眠的夜晚。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官方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40%的憂鬱症患者,他們同時也是抽煙者;憂鬱症患者比一般人更可能是大煙槍,而且越憂鬱時他們越可能抽煙。
研究:憂鬱症患者易成大煙槍
撰稿‧編輯:吳寧康
大陸網路流行一句話叫「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這話可能是正確的。美國官方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40%的憂鬱症患者,他們同時也是抽煙者;憂鬱症患者比一般人更可能是大煙槍,而且越憂鬱時他們越可能抽煙。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藍色禁錮《一》-催眠師手記
程旭/撰文
在家人百般勸說帶強迫之下,他終於隨著母親前來。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生憂鬱症 為何不快樂?
為何不快樂?擁有時幾年輔導經驗的淡江大學諮商輔導組主任胡延薇表示,「壓力多元」、「抗壓性不夠」、「找不到適合的抒壓管道或情緒出口」,都有可能導致大學生罹患憂鬱症,快樂不起來。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表示,容易讓大學生感到心情憂鬱的「因子」很多,包括性骨上出現偏差價值、日常生活面臨因某些負向事件發生而帶來的壓力、面對問題時容易採取逃避的態度、過度壓抑內心情緒、對自我產生負面平價、對環境產生負面評價(例如認為自己身處的環境是糟糕的、充滿壓力的)等。
容易憂鬱的族群
陽明大學諮商中心主任張傳琳也從求助學生中,觀察到有幾類族群特別容易出現憂鬱症狀。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
大環境的不景氣,也讓大學生很憂鬱,未來生涯規劃成為主要壓力來源!
近30萬的大學生有憂鬱情緒,需尋求適當的協助!!
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利用其專為大專學生編製的「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所進行之「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22.2%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有憂鬱情緒困擾,需專業協助。
而經常或總是成為大學生壓力來源的前五名分別是「未來生涯發展」、「自己的經濟狀況」、「課業、考試成績不佳」、「身材外貌」及「擔心家中經濟狀況、債務問題」。
這項調查是董氏基金會在今年五到六月進行,一共抽取57所大學及獨立學院進行施測,有效問卷5,655份,受訪者中,男、女生約各佔一半。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V.S憂鬱情緒
「憂鬱」指的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心情不好是「有明顯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與「人」(情人、朋友、同事)的紛擾有關,或與「事」(考試、工作、身體疾病等)的不順遂有關;有時心情低落,是沒來由的(沒有明顯壓力、非月經週期、也非身體疾病的副作用)。
憂鬱症V.S憂鬱情緒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最新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比一般人多吃五五%的巧克力,而憂鬱症病情愈嚴重,吃的巧克力就愈多...
憂鬱症愈嚴重 巧克力吃愈多
更新日期:2010/04/28 02:34 諶悠文/綜合報導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研究顯示,焦慮不安或煩惱實際上有益處,有助減輕憂鬱症的不利影響。研究人類心理狀態的科學家發現,煩惱能抵消憂鬱症的不利影響,煩惱與另一種不同型態的焦慮,形成明顯對比,後者的特色是恐懼和驚慌。
研究顯示:煩惱有助減輕憂鬱症不利影響
更新日期:2010/04/05 00:19
(中央社台北4日電)最新研究顯示,焦慮不安或煩惱實際上有益處,有助減輕憂鬱症的不利影響。研究人類心理狀態的科學家發現,煩惱能抵消憂鬱症的不利影響,煩惱與另一種不同型態的焦慮,形成明顯對比,後者的特色是恐懼和驚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科學家監看出現憂鬱症狀以及兩種不同焦慮之一患者的腦部活動,獲得前述結論。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