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學生憂鬱症  為何不快樂?

 為何不快樂?擁有時幾年輔導經驗的淡江大學諮商輔導組主任胡延薇表示,「壓力多元」、「抗壓性不夠」、「找不到適合的抒壓管道或情緒出口」,都有可能導致大學生罹患憂鬱症,快樂不起來。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表示,容易讓大學生感到心情憂鬱的「因子」很多,包括性骨上出現偏差價值、日常生活面臨因某些負向事件發生而帶來的壓力、面對問題時容易採取逃避的態度、過度壓抑內心情緒、對自我產生負面平價、對環境產生負面評價(例如認為自己身處的環境是糟糕的、充滿壓力的)等。

容易憂鬱的族群

陽明大學諮商中心主任張傳琳也從求助學生中,觀察到有幾類族群特別容易出現憂鬱症狀。

容易用單一角度來看事情

對事情判斷過於兩極(不是黑即是白)

對某件事物過度執著等

人際網絡不足:例如缺乏可以吐露心事、傾吐煩惱的知心朋友

家庭支持系統不足:例如親子間的互動溝通較少、或是常被父母拿來與兄弟姊妹作比較等,都容易讓當事者感到孤單或不受重視

 對自我要求過高(例如完美性格者)等、

憂鬱與憂鬱症有什麼不同?

 「憂鬱」 指的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心情不好事「有明顯壓力」—這些壓力可能與「人」(情人、朋友、同事)的紛擾有關或與「事」(考試、工作、身體有疾病等)的不順遂有關;或是心情低落可能就是沒來由(沒有明顯的壓力、非月經週期、也非身體疾病的副作用)。當你有明確的「壓力」而造成心情低落,並且幾天後你的心情就逐漸變好了,或是事情發生後(失戀、二分之一科目當而慘遭退學、親人過世等)你的憂鬱情緒程度及持續的時間與周遭和你有相同際遇朋友的憂鬱情形相似,那麼你只是處在「憂鬱情緒」中,也就是「鬱卒」的狀態。

 憂鬱正常鍵的症狀主要如下列9項,憂鬱症必須包含第1、2項,且具備以下其他幾項症狀。如果只是暫時具備這些症狀,不代表借得了憂鬱症。但是要判斷是否得了憂鬱症,需要從很多的方面作評估,並進一步尋求醫師的專業分析,所以如果有相關的一律,以下幾個向度可供參考: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失眠或嗜睡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
(連續兩週,幾乎每天出現以上五種的狀況,並包含1&2)

大學生憂鬱症最常見症狀

 台北市立醫院松得院區精神科顧問醫師胡維恆說,雖然都名為「憂鬱症」,但大學生與青少年、成人憂鬱症表現卻「不盡相同」,「大學生憂鬱症」容易反映在情緒低落、內心悲傷的心理表現上;「青少年憂鬱則容易出現」暴躁亦怒、缺乏耐性;「成年憂鬱症」,尤其中老年憂鬱症則容易呈現在睡眠失調、心悸的生理表現上。

 大學生憂鬱症:不同於 成年憂鬱症的睡不著、吃不下部分的大學生憂鬱症會出現暴飲暴食、嗜睡等症狀。在人際關係與課業學習,會減少與同學的互動往來、不想上課、缺課次數增加,常有負面想法出現。

以上資料取自「莎呦那拉,憂鬱」手冊, 董氏基金會發行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_02/know.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in61811 的頭像
    clin61811

    clin閃亮人生

    clin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